紙上得來終覺淺,駕校雖然教會了我們如何駕駛汽車。但當我們擁有了自己的車,才知道開車這件事並沒有那麼的簡單。比如最麻煩的就是:養車。
依稀記得小編剛買車的時候。對于磨合期就有些摸不著頭腦。有些老司機告訴我要進行「暴力磨合」,低檔大油門,這樣磨合出來的車子動力十足。還有些老司機告訴我:對待磨合期的車子要溫柔,輕抬慢放,這樣磨合出來的車子更加順滑。但是還有些老司機告訴我:新車不需要磨合,直接整,慢慢讓車子適應你的駕駛習慣。這才僅僅是一個磨合期就讓我雲裡霧裡,更不要想日常駕駛和保養了,更加需要用心。
前兩天,小編從網上看到這麼一則「爭論」,「油門到底」和「溫柔開車」哪個更傷愛車?關于這個問題,網友們吵得也是不可開交,讓一些新手司機們看得不知所措。為此,小編也是專門請教了一位維修老師傅,聽完之後,我茅塞頓開,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油門到底」的好處與壞處
正如開頭所言,「油門到底」可以幫助車子很好地適應「高速度」運轉的狀態。長時間習慣之後,車子在提速方面,會有顯著的效果。此外,經常「油門到底」,還可以將發動機未充分燃燒的積碳清理掉。
眾所周知,「油門到底」代表的就是發動機的轉速隨之提高,發動機轉速的提高勢必就會加重發動機各個零件之間的磨損。而且隨著發動機溫度的升高,更是會讓動力系統增加不小的負擔。此外,由于過高的扭力輸送,變速箱也會隨著發動機一塊跟著增加負擔。長此以往,車子的動力系統將會提前步入「中年狀態」。
「溫柔開車」的好處與壞處
有人說,車就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很多小白車主買到車後,都像維護自己的老婆一樣,就差把車「供」起來了。所以平時開車也是慢慢悠悠,生怕刮著碰著。為了省油和保護愛車,就連油門都不捨得踩。殊不知,這種想法正好和汽車「設計」相違背。
長時間的低檔低轉速駕駛車輛,不僅不會讓愛車更加順滑,相反地,由于轉速達不到要求,缸內氣體得不到充分地燃燒,會使發動機產生很嚴重的積碳。長此以往,對發動機的損傷不亞于「油門到底」的習慣。除此以外,老是低速行駛,還會讓車子變得「肉肉」的,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沒有肉車,只有肉人」。
不過,在冬季開車的時候,由于氣溫較低,發動機以及變速箱之間的潤滑系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啟動,小編還是建議大家對車溫柔一點,不要暴力駕駛,最好進行一個「熱車活動」,等發動機溫度升起來的時候,再正常行駛就好了。
小編總結:
對于「油門到底」和「溫柔開車」哪個更傷愛車?小編只能說,這兩種方法都有些太絕對,雖然各有各的好處與壞處,但是我們在日常行車的時候,還是要根據路況進行安排,比如堵車時還是「溫柔開車」比較好,但是到了一些空曠的地方,可以適當的提高轉速,清理一下積碳。總結來說,該快就快,該慢就慢,讓車子適應你,你適應你的駕駛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