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手提車,不懂驗車,這3步「驗車流程」,幫你規避「問題車」和「瑕疵車」

新手提車,不懂驗車,這3步「驗車流程」,幫你規避「問題車」和「瑕疵車」
2022/02/18
2022/02/18

對于新手司機來說,買車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情,但是買到瑕疵車或者事故車,就會讓我們的心情變得非常的糟糕,因為二手車的水比較深,所以新車就成了新手司機最好的選擇,但是買新車也並不是萬無一失的,畢竟買到瑕疵車或者事故車更讓人難受,接下來我們就重點檢查新車這3個方面,從而盡可能的規避買到瑕疵車的風險!

黃金法則1——先驗車後交錢

咱們在買新車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先驗車後交錢,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扯皮的風險,同時也會讓我們有更多的選擇。

如果我們買車的時候先交錢了,那麼我們就會喪失在買車過程中的主動權,萬一銷售這邊給我們瑕疵車甚至是事故車,我們都很難要求銷售給我們換車或者是退車,最後只能吃啞巴虧,可能很多車主朋友會提議起訴「退一賠三」之類的,除非是遇到的是事故車,否則為這點小事打官司簡直就是勞心勞力,所以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先驗車後交錢,盡可能的規避買車過程中出現的任何風險。

黃金法則2——重點檢查車外,其次是車內

其實咱們在買新車的過程中,基本上很少會遇到事故車,遇到最多的往往是瑕疵車或者是運損車,而大部分4S店會將這部分的瑕疵車以較低的價格流入市場, 只有一小部分4S店或者汽貿店會抱著僥倖心理去售賣這種瑕疵車,所以接下來的細節檢查才是重中之重。

1、外觀檢查

①車輛的玻璃檢查,汽車玻璃我們主要檢查的地方就是玻璃上面的生產日期,一般來說,車輛整車玻璃的生產年份應該基本一致,並且和車輛的出廠日期相差不超過3個月,其次就是檢查玻璃表面在運輸過程中是否會出現小的磕碰之類的。

②車漆的檢查則較為簡單,首先就是簡單的檢查車漆表面是否有明顯的劃痕,其次就是迎著光線看車漆的表面,檢查車輛每一個漆面之間是否存在明顯的色差,或者說油漆表面明暗的程度以及光滑度是否一樣,如果有不一樣的地方,則說明車輛油漆存在修復的情況。

③檢查輪胎,輪胎檢查還是遵循生產日期原則,那就是檢查輪胎的生產日期,車輛四隻輪胎的生產年份應該基本一致,其次需要檢查的就是輪胎表面的胎毛是否整齊,輪胎的花紋槽裡面是否有夾帶砂石,以此來排除車輛下地長途行駛過的可能,最後在提車之前我們還要對車輛輪胎的氣壓進行校準,很多車企為了保證車輛輪胎看起來飽滿,一般都會把新車輪胎的氣壓調高至3.5Bar,我們需要將其降到2.5Bar。

2、車內檢查

對于車內的檢查,其實我們還可以參照二手車的檢查原則,從機艙到車內再到後備箱。

①首先來看機艙,打開車輛的機蓋之後,我們需要檢查車輛的機油、防凍液、刹車油、助力油等等,判斷這些油液是否乾淨達標,其次需要檢查肉眼能夠看到的地方的水管以及油管之類的,是否出現滲漏的情況,如果有的話,需要及時的和銷售進行溝通。

②檢查駕駛室,對于新車來說,車內的檢查步驟就稍顯簡單了很多,我們唯一需要判斷的就是車輛是否為泡水車,首先是聞,新車開門之後最明顯的就是會有一股新車皮革的味道,如果有霉味的話,則有可能是泡水車;其次需要檢查的就是車輛座椅的各個螺絲和滑道是否有鏽跡,如果有明顯的銹蝕情況,也說明車輛存在泡水的嫌疑。

當車內細節檢查完畢之後,我們需要檢查的則是車輛的功能配置是否正常,啟動車輛,嘗試打開車輛的空調、大燈等等,以此來測試車輛的內部功能是否都正常工作。

③後備箱的檢查,後備箱的檢查主要是檢查備胎以及隨車工具是否齊備,一般來說後備箱裡面的隨車工具包含備胎(沒有備胎的車型則會提供自補液)、千斤頂、扳手、三角警示牌以及急救包,還有最重要的反光背心。

3、底盤檢查

車輛底盤的檢查其實最好判斷,首先我們需要舉升車輛,當車輛完全舉升之後,我們需要觀察的就是車輛的底盤是否規整,底盤懸掛之間是否有明顯的磕碰以及劃痕,是否存在明顯的泥沙,如果有的話,就需要進一步的確認車輛是否經過長時間的行駛或者在售賣之前是否有過使用的情況。

4、OBD檢測車輛故障碼

一般來說,新車用OBD解碼器讀取故障碼的時候,車輛應該不會出現任何的故障碼,所以如果遇到新車就能讀出故障碼的情況,各位車主就需要小心了,證明此時的車輛極有可能是問題車。

黃金法則3——儀錶里程數越少越好

最後一點我們需要看的地方就是車輛的儀錶里程數,一般來說車輛在運輸過程中可能需要進行短暫的挪車,但是挪車的公里數一般不會超過20公里——40公里,所以理論上來說里程數越短,證明車輛的運輸方式大機率是板車,而非自駕。

但是觀察里程數並不是非常的準確,因為很多4S店的調車員在運輸某一車輛的時候,並不會使用板車運輸,畢竟這樣的運輸方式成本太高了,所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開回來,而為了避免車輛儀錶出現較高的行駛里程,在開車之前,調度員會將車輛的里程表感測器插頭拔掉,在到達4S店之後重新插上,以此來保證車輛的行駛里程較少。

新車上牌切記不用4S店代辦,自己上牌僅需120元

咱們新車買到之後的第一件事必然就是上牌了,而很多4S店在銷售車輛的時候,都會捆綁代辦新車上牌的業務,少則一兩千,多則三五千,其實這個時候咱們完全可以選擇自己上牌,新車的上牌費用僅120元。

新車裝飾——新車主最容易踩坑的4個地方

新車上完牌到手之後,新車主最喜歡做的地方就是裝飾愛車,但是在裝飾的過程中,有很多項目都是多餘的,甚至是踩坑的,接下來我來簡單分享一下這些「交智商稅」的項目。

最值得改裝的項目:

1、行車記錄儀,行車記錄儀現如今已經是新車的標配,咱們可以終身用不到它,但是必須要有,尤其對于新手司機來說,行車記錄儀可是避免碰瓷最有效的方式。

2、貼太陽膜,我覺得貼太陽膜有兩大好處,一是保護自己的隱私,二是夏天能夠有效隔絕太陽光線的照射,從而降低車內的溫度, 太陽膜的選擇不必刻意的追求大品牌,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為品牌買單,我們只需要店家承諾太陽膜無異味,質保5年以上即可。

3、腳墊,汽車腳墊可以方便我們打理車內衛生,腳墊最好選擇大包圍腳墊,這樣對于車內的保護比較到位。

4、加裝擋泥板,擋泥板作為最便宜的改裝項目,我覺得還是非常的必要,因為它能夠保護車輛的下包圍在行駛過程中不被石子磕傷。

5、倒車後視以及倒車雷達,倒車後視以及倒車雷達我覺得還是非常必要的,倒車後視能夠避免車輛倒車過程中的視線盲區,而倒車雷達則起到了警示作用。

6、SUV車型最好安裝踏板,其一有助于乘客上下車,其二能夠增加車身寬度,在通過狹窄道路的時候,起到保護車身側面的作用。

7、改裝LED燈泡,很多低配車型使用的都是鹵素燈光,照明效果非常的差,所以我們可以改裝一套LED燈泡來提升照明效果,但是注意調節好大燈的照射高度,避免對面司機頻繁的「閃」你!

最不值得的改裝項目:

1、儀錶擺件和掛件,車輛的儀錶和後視鏡上面最好不要擺放掛件或者擺件,當車輛急刹或者氣囊爆掉的時候,這些擺件或者掛件將會是致命的存在。

2、千萬不要車側加裝鯊魚鰓以及貼紙等等的裝飾,這樣會顯得自己的品味很低,有非常濃郁的殺馬特氣息。

3、儀錶避光墊,儀錶台鋪設一個避光墊非常的雞肋,主要是不美觀,並且還容易藏汙納垢,容易吸收車內的灰塵,還容易有異味。

4、車衣,貼個車衣的價格非常昂貴不說,並且這樣的保護只是便宜下一任車主了,當車輛發生剮蹭的時候,只能保護小劃痕,如果出現破損的話,不但需要重新修復車漆,還需要重新貼膜,無形之中更加增加了車輛的使用成本。

結語

咱們買新車的檢測流程其實可以看做是買二手車,從細節處判斷車輛可能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買到瑕疵車或者事故車, 並且買車的過程中一定遵循一個原則先驗車後交錢,主動權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