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路上的車越來越多,交通情況非常複雜,裝一個行車記錄儀確實非常有用,在遇到意外情況時可以説明我們維護自己的權益。比如遇到碰瓷了、前車溜車非說我們追尾的,如果沒有行車記錄儀也沒有監控,那真是有理說不清了。
但是這麼有用的東西,如今只有個別車型原車有配備,而絕大部分車輛都沒有配備,都需要車主後期自己購買。那為何廠家不把行車記錄儀作為標準配置來吸引客戶呢?我覺得有下面幾個因素。
1、成本
我們平時網購的各種品牌行車記錄儀絕大多數價格都在300-500元之間,但是原車要匹配一個相同性能的行車記錄儀,那成本可能不止這麼點了。
我們經常說某種產品是消費級產品,某種產品是工業級產品,這裡的消費級和工業級其實就是對產品的一個分類。消費級產品在耐久性、穩定性等方面與工業級的相差很多,自然價格也就不一樣了。比如常見的機械硬碟,目前一塊個人電腦用的消費級4T機械硬碟價格在500出頭,而同樣規格的企業級硬碟價格直接翻倍,要一千出頭。
而汽車上使用的等級要求自然不會比工業級更低,所以在達到相同性能的前提下按照汽車行業主流標準開發一套汽車用的行車記錄儀,那價格肯定會更高。想想汽車廠家為了節約成本,有些車甚至連收音機都省略了,行車記錄儀這麼貴的東西不標配也很正常了。
2、對產品力提升説明不大
如果一輛車沒有ESP,那很多消費者會直接放棄。但是一輛車沒有行車記錄儀,消費者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抱怨,畢竟這東西自己買一個裝上就行了。所以說即便廠家給一款車配備了行車記錄儀,那大多數消費者也不會因為你多了一個行車記錄儀就立馬掏錢。特別是有些車主擔心個人隱私問題反而很忌諱安裝行車記錄儀。
3、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汽車都有質保期限,在質保期內不管什麼零部件出問題了廠家都要免費給維修或者更換。而行車記錄儀是時刻都在工作的,雖說車用級別的產品穩定性都要更高,但這不代表不出問題,所以標配行車記錄儀後廠家肯定要增加質保方面的支出。
另外消費者的需求是不同的,有些人對行車記錄儀清晰度有要求,有些人對停車監控有要求,廠家使用高清晰度的方案必然會導致成本增加,而降低清晰度的話可能有挑剔的車主抱怨。如果廠家配備停車監控功能的話可能會導致長時間停放後電池虧電,同樣引起消費者的抱怨。如果沒有停車監控功能的話消費者同樣認為你考慮不周全。更恐怖的是假如出現交通事故,而行車記錄儀剛好出問題沒有記錄下事發時的影像,那遇到挑剔的消費者的話他告你的心都有了。
而廠家不配備行車記錄儀就可以避免這些麻煩。
4、更新換代太快
很多車上面的電子產品總是給人一種跟不上時代步伐的感覺,特別是那些全球車型更明顯。比如07款的皇冠,作為一款中級豪華轎車,多媒體系統還不能外接存儲卡,想聽音樂只能播放CD或者磁帶,而之前05款甚至連藍牙都沒有。
如果說廠家為了節約成本,那這些東西成本真沒多高,這款車售價不便宜,而且各種更貴的配置都有了,廠家在哪裡節約成本也不會在這裡節約。其實這就是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太快的表現。因為一款車從設計到上市銷售,一般要經過好幾年的時間,而設計之初確定的一些東西等上市的時候可能已經過時了,也有一些功能配置是在設計時根本沒有或者沒有成為主流,而等新車上市的時候這些配置已經出現或者已經成熟了。
而行車記錄儀產品更新換代也非常快,不管是清晰度還是擴展功能,幾乎每年都能給你整出來點新花樣。對于消費者來說想要跟上主流頂多花個幾百塊錢就行了,而廠家要跟上主流那成本就要高多了。
不過有些品牌原車確實有行車記錄儀,但廠家很有意思,這東西並不是原車出廠自帶的,而是廠家委託生產,由4S店加裝,包裝盒也是打著廠家標,產品也都是按著原車量身定做的,裝起來非常容易,而且裝好以後完全貼合毫無違和感,插頭都是一模一樣。但同樣的東西從生產線上裝好和後期由4S店給你加裝那區別可是不小,因為從法律上來說這個配置的性質就不一樣了,起碼加裝的東西質保和整車都不一樣,而且加裝的東西就算有些問題也便于甩鍋,不至于影響了廠家的口碑。
我曾經買過一套裝在我的車上,材料和做工沒的說,但是實際效果也就入門級水準。比如行車記錄儀,白天還湊合,但是遇到強光,那大半個螢幕都是白的,到了晚上那效果就更別提了,和主流消費級產品都差著幾個水準。而流媒體後視鏡也是一樣的問題,光線足的時候啥都好說,只要天色稍暗,那滿螢幕都是噪點。就這效果,我覺得十個車主裡起碼有9個不滿意。
所以說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廠家大面積標配行車記錄儀還為時過早,不過對于主打科技的新能源車來說,這應該是標配了。不過有些廠家非常貼心,會在後視鏡處預設一個電源介面,這樣在車主後期加裝行車記錄儀的時候就不用為走線、取電而擔心了,這著實是一個非常貼心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