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朋友在開車時都擔心自己會在緊急情況下誤把油門當剎車踩了,特別是如今大多數人買的都是自動擋車,這就更加危險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變速箱就會自動降低檔位,同時發動機也會以最大的動力輸出去驅動車輛提速,很容易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
其實想要避免把油門當剎車也是有辦法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 養成下意識的動作,當危險來臨的時候我們本能地會去找到剎車踏板并踩下去。別以為這個很難,其實非常簡單。
我們手摸到高溫的東西時都會本能地松開手,而不是用力抓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是人的一種趨利避害的本能反應。我們想要避免把油門當剎車,就要讓我們的大腦認識到油門和剎車的不同效果,并且不斷刺激大腦讓它加深印象,這樣在危險來臨的時候你不需要主動去判斷,大腦就會本能地控制我們的身體進行最快、最準確的操作,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肌肉記憶。
老司機開車時間長,遇到的情況多,而且老司機駕駛水平更高,所以在行駛中他們有大量的時間和機會去讓大腦經受這種刺激,從而養成良好的大腦反應。而新手司機開車時間短,再加上技術不熟練,在駕駛中總是謹小慎微,沒有足夠的機會讓大腦經受這種刺激,所以不容易養成良好的反射習慣,因此在緊急時刻才會把油門當剎車踩。
而我們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就要想辦法增加刺激,讓大腦快速養成良好的反射習慣。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三種訓練方法:
1、訓練大腦對油門的反應
在路況允許的情況下你可以嘗試多踩一些油門,讓汽車進行更猛烈一些的加速,這不是飆車,而是在幫助大腦學習,讓它感受踩下油門以后汽車向前加速的那種緊迫感。之所以要多踩一些油門那是因為加速感受越強烈,對大腦的刺激就越強烈,越能強化大腦對踩油門的反應。
然后就是松油門,在路況允許的情況下先加速,然后松開油門,感受松開油門以后汽車停止加速、在發動機制動作用下逐漸減速的感覺。最好保持較低的檔位去操作,因為檔位越低,松開油門以后發動機制動力越大,對大腦的刺激也越強烈。
經過長期練習以后,大腦就會養成這樣的反射:只要腳放在油門踏板上并打算踩下去,你就會立馬想象到汽車加速的感覺。當你打算松油門的時候,立馬就能回憶起汽車減速、發動機制動的感受。大腦建立起這種反應以后在遇到危險時會本能地松開油門而不愿意去踩油門,這樣錯把油門當剎車的機率肯定會降低。
2、訓練大腦對剎車的反應
熟悉剎車其實就是訓練大腦對剎車的反應,當汽車在行駛中遇到危險需要減速停車的時候要讓大腦下意識地會有一種迫切的踩剎車的沖動。
比如在路口等紅燈,前車已經停下,你可以嘗試掛到空擋,然后右腳放在剎車上,保持稍微高的車速接近前車,在快速接近前車的過程中大腦會意識到危險來臨,此時就算你知道一切都在控制之內,但還是會本能地感到一些緊張。這時候你開始剎車,安全地把車停穩。在這個過程可以強化大腦對「踩剎車可以減速停車從而避免風險」的感受。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大腦會本能地控制你的右腳去踩剎車而不是踩油門。
其實以上訓練的目的就是讓大腦對油門、剎車踏板的效果形成一種深刻的認知,當這種認知足夠強烈的時候就算你打瞌睡了也會在危險來臨時準確地找到剎車踏板踩下去,而不是由于緊張而不加思考直接把油門當剎車。
老司機基本上都養成了這種下意識的反應,你可以做個測試:在等紅燈的時候你把右腳放在油門上,然后盯著前車,想象著你一腳油門踩下去會是什麼后果,大部分老司機這時候就算腳下沒動作心里也會莫名地感到一絲不安,這就說明大腦已經對油門的效果產生了深刻的認識,在危險真的來臨之際它很難讓你把油門當剎車踩。
3、不踩油門就把腳放在剎車上
很多人把這條經驗當做是避免把油門當剎車的經典,不過我認為這只是一個作用非常局限的方法而已。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它 只能預防你不需要踩油門時的意外,防不住踩著油門行駛時的意外。況且這種理論并不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條件反射,因為它這樣做更容易讓我們養成遇到危險就直接踩下去的不良反射。
但是這條經驗也不算錯,錯的是很多人誤解了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行駛中,當你發現潛在的危險時要下意識地把右腳從油門踏板移到剎車踏板上去」。這樣做的好處就在于幫助大腦強化了正確的躲避危險的方法。
比如我們開車在路上快速行駛,突然前方路邊有幾個小朋友在路邊追逐打鬧,這時候誰也不能保證他們會不會突然沖上馬路,所以這就是危險信號。此時你要迅速松開油門同時把腳放在剎車上。此時松油門就是強化大腦對油門效果的認知,而把腳放到剎車上則是強化大腦對剎車效果的認知,這都有助于快速養成準確的大腦反射。
其實在日常駕駛中你也可以自己給自己創造訓練條件,比如正常行駛中遇到紅燈需要停車了,你可以假裝沒看到紅燈,繼續踩著油門往前走,然后假裝突然發現前面的車停下了,迅速松開油門踩下剎車,這樣也是可以訓練你對緊急情況的反應的。
踩下油門可以提速,松開油門有發動機制動,踩下剎車可以減速,這都是很簡單的道理,誰都知道。但我們要做的是讓大腦在潛意識里也充分認識到這些,這樣才能在實際駕駛中從容不迫應對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