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懂車?對汽車的了解達到什麼程度才能稱之為懂車?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而且也沒必要有什麼答案。因為汽車本身就是個消費品,作為車主我們只要會開就行,咱又不去造車,懂不懂車和咱們關系不大。
但話說回來,如果你能多了解一些汽車的基礎知識,那麼在日常用車中肯定會讓你更得心應手。所以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幾個特別基礎的用車知識,雖然基礎,但很多人還真不知道。我認為你要是學會了這幾點,那麼你起碼能比80%的人更懂車。
1、點火開關的玄機
你是不是聽過這樣的說法:行駛中如果關閉點火開關會導致方向盤被鎖死。因為點火開關里有個鎖芯,是用來鎖住方向盤防止車輛被盜的。
而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點火開關的設計非常巧妙,它的鎖芯是被一個小鉤子卡住無法移動的,而這個小鉤子剛好被車鑰匙頂著,所以只要車鑰匙沒有拔出來,那麼就算你把點火開關完全關閉了鎖芯也彈不出來,方向盤自然也不會被鎖定。而當你拔出車鑰匙的時候小鉤子失去車鑰匙的支撐彈開,鎖芯就可以自由移動了。
所以說停車后只要不拔掉車鑰匙,方向盤就不會被鎖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拔掉車鑰匙了,那鎖芯就會被啟動,這時就算你再次[插·入]車鑰匙,鎖芯仍然處于啟動狀態,仍然會鎖定方向盤,只有[插·入]鑰匙并擰動一個檔位后才能解鎖方向盤。
2、擋風玻璃除霧
擋風玻璃起霧以后90%的車主都會選擇打開暖風除霧,而且90%的情況下這招都很管用。但是有10%的情況下暖風不但不能除霧,反而可能使霧氣越來越重,這一般出現在悶熱高濕度的天氣里,比如北方秋季雨天和南方濕冷的冬季。
要說原理也很簡單,因為擋風玻璃上的霧氣實際上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特別小的水珠,暖風之所以除霧效果好主要是因為氣流溫度高、流速快,可以使擋風玻璃上的小水珠迅速蒸發,霧氣就消失了。
但是在空氣濕度比較大的天氣里吹向擋風玻璃的是又熱又濕潤的空氣,由于空氣濕度已經很大了,無法再吸收新的水蒸氣,所以這些濕熱的氣流吹向擋風玻璃后不但無法使擋風玻璃上的水珠蒸發,反而會使濕熱空氣里的水蒸氣繼續液化并附著在擋風玻璃上,最終擋風玻璃的霧氣越來越重。
這時候想要快速除霧只需要打開空調壓縮機,因為空調有除濕的效果,打開壓縮機后空調蒸發箱會變得非常涼,濕潤空氣經過的時候內部水蒸氣會大量液化并附著在空調蒸發器上,空氣流過蒸發器后變得非常干燥,這些干燥空氣再經過暖風水箱加熱變成干燥的熱風,可以迅速使擋風玻璃上的霧氣蒸發掉。
3、在個別情況下,ABS可能會起反作用
我認為這一條對安全駕駛非常重要,比如泥濘路面、積雪結冰路面、有很多細沙的水泥路面、碎石或者石子路面、車輪剛好碾壓在道路震蕩線上,這些情況下如果剎車過猛會更加容易觸發ABS,更要命的是此時ABS有可能使制動效果下降,出現剎不住車的情況。
因為車輪抱死以后ABS會以很高的頻率對車輪進行點剎,而點剎的瞬間制動力仍然非常大,而此時車輪附著力又不夠,所以點剎的瞬間基本上會立刻引起車輪再次抱死,結果整個剎車過程中ABS看似拼命在工作,而實際上汽車受到的有效制動力非常少。
所以在遇到以上這些路況時應該穩著踩剎車,盡量別猛然一腳踩死,否則ABS啟動后是會起反作用的。
4、低胎壓比高胎壓爆胎的風險更大
我們都知道氣球吹越大越容易爆,但汽車輪子卻剛好相反,因為汽車輪胎強度非常大,雖然理論上壓力高到一定程度后也會爆胎,但這個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日常用車中我們很難把輪胎充到那麼高的壓力。反而是胎壓過低的時候爆胎的風險會更高。
因為輪胎是有彈性的,輪胎與路面接觸的部分會被壓縮,胎壁會變形,汽車跑起來后輪胎接地部分的胎壁會被壓縮,脫離地面后胎壁再次復原,輪胎側壁就會反復經歷壓縮、復原的動作,車速越高壓縮復原的頻率越高,胎壓越低壓縮復原的幅度越大,這就容易使胎壁出現損傷,破壞內部結構,從而使輪胎失去強度,發生爆胎。所以跑高速的時候胎壓低反而更危險。
5、剎車踏板同時控制四個車輪,但是分配給前輪的制動力更大
腳踏車分前后閘,捏前閘剎前輪,捏后閘剎后輪。而汽車只有一個剎車踏板,它同時剎前后輪。因為汽車前后制動力大小對車輛穩定和剎車效果的影響非常大,前輪抱死會導致方向失控,后輪抱死又非常容易引起甩尾。所以如果單獨設計倆踏板的話且不說駕駛員忙不過來,即便你能忙過來,你也無法精準控制前后輪的剎車力度,結果只能是更危險。所以對于家用車來說剎車只能設計一個踏板,然后讓剎車系統自動分配前后輪的制動力。
因為剎車的時候汽車重心往前移動,前輪對地壓力增加,后輪對地壓力減少,所以前輪與地面的摩擦力更大,需要提供更大的剎車力。而后輪與地面摩擦力減少,必須降低剎車力,否則后輪會抱死。一般來說家用車前后輪制動力分配比例大概為7:3或者6:4。
6、差速器的特性
我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司機,你可以不知道差速器的原理,但你應該知道差速器的特性,因為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對你用車是有幫助的。
差速器是一個分配動力的零件,對于前驅車來說它裝在變速箱里,發動機的動力經過變速箱檔位齒輪后從變速箱輸出軸傳遞給差速器,差速器再把動力分配給左右前輪。
差速器的特點就是 哪個輪子阻力小就把更多的動力分配給它。比如你的車是前驅車,你用千斤頂把一個前輪撐起來離開地面,這時候就算你掛擋起步車也紋絲不動,只有懸空的那個車輪在瘋狂地空轉,而另一個車輪得不到足夠的動力。再比如下雪天左前輪壓在積雪上,右前輪壓在柏油路面上,這時候如果油門踩得太猛的話左前輪會打滑,而右前輪得不到足夠的動力,無法轉動,汽車就被陷住了。
了解了差速器的特性后你開車經過一些復雜路況時就不容易陷車了。
比如路面崎嶇不平的時候盡量讓兩個驅動輪保持相同的對地壓力,怎麼理解這個操作呢?比如上圖這種情況,該車斜著駛入坡道,結果右前輪先上坡,使右側懸掛被壓縮,承擔了更多的車頭負載,結果右側車輪的驅動阻力增加。而左側車輪又處于相對低的路面,左側懸掛拉伸,左側車輪對地面的壓力減少,左側車輪的驅動阻力下降,這時候左前輪就更容易先打滑。而且一旦發生打滑差速器就會把更多的動力分配給驅動阻力小的左前輪,結果汽車就會出現左前輪空轉,右前輪不動的情況。此時想要成功爬坡,應該提前修正方向,讓車頭盡量正對坡道,使兩個前輪同時上坡,這樣兩個輪子對地面的壓力一致,摩擦力和驅動阻力也一致,可以充分利用兩個輪子的摩擦力,就不容易打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