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開車15年,總結出9條「駕駛鐵律」,花錢買來的教訓總是那麼深刻

開車15年,總結出9條「駕駛鐵律」,花錢買來的教訓總是那麼深刻
2022/03/03
2022/03/03

開車快15年了,駕駛里程超40萬公里,說實話,江湖越老,膽子越小,越懂得快慢有度,雖說駕駛技術都是車輪滾出來的,但良好的駕駛習慣、駕駛心態、被動安全等都很重要,這裡分享一下這些年總結下來的9個駕駛經驗,很多都是花錢買來的教訓,內容有點多,但都是乾貨,希望對車友們有所幫助。

一、「正踩刹車斜踩油門」,盡可能避免「誤把油門當刹車」

「誤把油門當刹車」這一類事件見過太多了,可為什麼總有人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其實主要原因還是駕駛習慣不正確。

簡單來分析一下「刹車當油門」的原因,一種情況是車輛剛起步,油門掌握力度不對,踩太重,車速突然快起來,司機太緊張,都不知道要踩刹車,越緊張腳踩得越重,車也就越快。

另一種情況,在緊急情況下,人出于本能反應,來不及辨別,踩錯踏板。針對第一種情況,那只想說,還需要繼續考科目二、科目三。針對第二種情況,其實養成良好的駕駛操作習慣,一定程度上都是可以避免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正踩刹車斜踩油門」

日常駕駛,我們右腳腳後跟要落地並保持不動,用腳掌來踩刹車和油門,需要踩油門的時候,腳後跟不動,腳掌向右傾斜,不需要踩油門的時候,記得一定要把腳掌收回虛放在刹車踏板上。

養成這樣的操作習慣,即使在遇到緊急情況下,第一反應踩下去,也是踩到刹車,而不是油門,另外,有些司機在不需要踩油門或者刹車的時候,習慣把整只腳放在地上,這樣確實很放鬆,但如果不是一名很熟練的老司機,緊急情況下,不容易分辨出刹車和油門的具體位置,有的新手可能還會彎腰下去看,油門和刹車的位置,這樣的駕駛習慣,危險性可想而知。

二、培養「車體感」,參照物是關鍵

經常聽一些車友說,看你是不是新手,來一次右側方位停車立見分曉,看你是不是老司機,過一次限寬路段就能看出來。確實,在新手初期,右側方位停車是整個駕駛過程中最難的一關,但仍然有很多方式能學好側方位停車。

這裡就說一個最常規的方式,第一步,先目測自己車子能不能停進去,這就是需要我們慢慢養成一種抽象的車體感,第二步,調節左右兩個後視鏡,後視鏡調節到能看到右後側整個車輪。

第三步,將車輛向前開,開到和右側車輛平行,略比右側車向前一點點即可,和右側車輛間距50-80公分左右。

第四步、方向向左打滿,然後開始緩慢倒車,注意控制車速,不能快,注意觀察左後視鏡,當看到後車右側車頭時(後車整個車頭都露出來),此時判斷自己車頭與前車是否保持安全距離,確認安全,回正方向,繼續倒車,調整好車輛位置即可。

找到適合自己的參照物,這對新手來說很重要,但當我們問老司機,他們如何倒車、如何確認自己車輛輪子位置,他們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大部分都會說,憑感覺,沒錯,對于有經驗的司機來說,他們已經有了「車體感」,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參照物,反而會覺得開車時看參照物,會分散注意力,反而不太安全。

其實,「車體感」沒有速成法,都是通過長時間駕駛車輛,自然而然就有了,這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對于新手來說,駕駛里程一般在5000公里以上,車體感慢慢也就有了。

三、論預判的重要性

開車時,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經常注視著車輛前後左右的環境,能及時發現異常情況,提前作出反應,這是最基本的預判。

1、提前判斷前車行駛意圖

在紅路燈路口,往往是交通事故頻發的地方,比如,綠燈還剩2秒左右,此時,前車還沒過停止線,看著前車是在加速通過路口,如果這時候你也跟著加速,很可能危險就來了。

可能前車看到兩側有行人已經走到人行道需要停車禮讓,又或者看到前方已經是黃燈甚至變紅燈,他可能一腳刹車把車刹停在路中央,後面的你刹車已經是來不及了,只能追尾。

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預判其實很簡單,就是減速慢行,時刻準備停車。

2、當心「鬼探頭」

有太多事故都是因為「鬼探頭」。比如,道路兩側有綠化帶或者有大貨車遮擋了部分視野,這時候危險無處不在,總有一些行人或非機動車不看交規,為了抄近路,橫穿綠化隔離帶,這種猝不及防的危險,駕駛員很難及時避讓。

路口停車等待綠燈,如果兩側有大貨車、公車等大型車輛,綠燈亮時,記得先讓大車先走,或者減速慢行,等盲區完全消失再加速行駛。

四、錯位跟車

無論是在高速還是在市區,跟車的時候,不要沿著前車車輪印走,儘量和前車錯開適當位置,這樣可以看到前車前面更多車輛的行駛動態,比如看到前車刹車燈亮,除了保持安全車距,也要隨時準備減速。

錯位跟車在紅綠燈路口同樣重要,有時候前面是一輛大型SUV,跟車距離太近,很可能看不到前方紅綠燈狀態,錯開跟車,能隨時掌握紅綠燈狀態,走走停停的路況下,新手也盡可能避免刹車不及時造成追尾。

五、「左轉轉大彎,右轉轉小彎」

很多司機不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其實原因很簡單,左轉的時候,駕駛員一側為左側,左側盲區較大,轉大彎有更大的視野范圍,另外左轉後需要到車道的右側行駛,如果轉彎半徑小,很可能和等待直行的車輛、行人發生碰擦,又或者壓到中間雙黃實線被扣分。

右轉轉小彎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轉大彎可能與左轉車輛或者直行車輛發生碰擦,也可能佔用對向直行車道,壓到實線等。

六、時刻記住「讓右原則」

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的十字路口,不管自己是直行還是左轉,記得先減速慢行或者停車觀察,先看對側車道上的右側有無來車,如果有車輛,需要先讓對方通過後,自己再通行。

讓右原則主要就是駕駛員優先的原則,因為駕駛員左側盲區大,行駛中對方不容易看到自己,而自己車頭左側視野寬闊,更容易看到對側直行或者左轉車輛,另外,一旦發生碰撞,對方駕駛員一側剛好是自己車頭碰撞的位置,讓右原則能盡可能避開這些危險。

七、正確看待「讓速不讓道」

比如,自己在中間車道行駛,突然有車從自己左前方加塞進來,很多新手遇到這種情況,可能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往右打方向,試圖避開,緊急情況下,可能更笨來不及看自己右後方是否有來車,如果運氣不好,後方有車,自己往右變道碰到後車,那就是全責,很冤。

正確的處理方式:自己正常行駛,無論對方是從左側還是右側加塞進來,自己不要貿然打方向,第一反應是適當減速,也不要立馬減速,避免後車追尾,車速慢下來後,再確認右側是否安全,確認安全再選擇是否向右避讓。

但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是車速較快的情況下,這時候根本來不及觀察右後方,最好的方式就是減速,繼續行駛,剩下的交給運氣,總比貿然向右打方向遇上事要好。

八、超車要「快、穩、准」

超車是經常遇到的事,尤其在高速路上,遇到前方龜速行駛的車輛,總不至于慢慢跟著,這時候先快速看一眼自己左後方有無來車,沒有車輛先打開左轉燈,車頭儘量靠近中間分道線,但不要越過,再次快速看一眼,確認安全,然後立馬完成變道。

如果左後方車輛較多,高速上一定不要試圖強行超車,更別妄想左後方車主會減速讓你超車。最怕的是猶豫,車頭都進去左側車道了,看到後方車輛越來越近,一把方向趕緊回到原車道,殊不知,這時候原車道後方有車的話,很容易就發生事故了。

九、路上任何物體都不要碾壓

城市道路上,經常會遇到沒有蓋好的井蓋,尤其是在較熱的天氣,很多地下井都會聚集一些氨氣,高溫加上車輪碾壓下去,有可能發生反作用力,甚至井蓋被炸開,很容易導致車輛側傾、翻車。

高速路上,無論是細小的石子還是會隨風移動的小物體,能安全避開的一定不要碾壓,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裡面會有什麼東西。同樣遇到積水路面,都盡可能避開,車速達100以上,哪怕只有0.5公分的積水,也很容易導致輪胎瞬間失去抓地力,非常危險。

夜晚開車,記得 「走灰不走白,見黑停下來」,一般來說,夜晚在燈光下,柏油路呈現灰色,而白色很可能是因為路面有較深的積水反光,黑色有可能不是路或者有其他較大的物體遮擋了道路。

總之,一個人開車水準到底怎麼樣?除了良好的駕駛習慣、豐富的駕駛經驗,還要能時刻管控好自己的情緒,路怒才是駕駛汽車中最難克服的一件事,「不開鬥氣車、不開英雄車」,甯停3分不搶1秒。駕駛技術好不好,不是看車開得有多快,而是看誰開的時間久,安全是車技好的唯一標準,快起來很容易,但能穩穩停下來才是真的老司機。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